近日,三生制药通过招拍挂市场,在松山湖再拿下一块工业用地,这意味着国内生物制药领域领头羊位置的三生制药在松山湖的布局又加重砝码。三生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在松山湖增资扩产,总投资超过20亿元,将原来的松山湖基地全面升级为三生集团华南区总部。
作为承担着东莞布局广深科创走廊创新发展两大核心引擎之一的松山湖,近年来,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园区内已经形成了生物技术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初显。松山湖将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等主导产业,打造全球性科技园区、国家科技创新策源地,努力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的一个璀璨明珠。
今年7月,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公布了“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及“2017年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名单,三生制药成为连续两届上榜的唯一一家国内生物制药公司。
引进三生制药对于松山湖树立生物医药企业标杆,做大产业规模,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其在华南地区的总部,承担着三生制药扩大在华南地区的布局和影响力的重担,松山湖的广东三生制药未来将承接包括国家一类新药在内的代表生物制药行业最高端、最前沿技术的新药项目研发与产业化。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未来将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生物技术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体系中的一部分,是21世纪的朝阳和前沿产业,也是东莞未来着力打造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10月12日,东莞召开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工作动员会,确定了以松山湖为其中一核的“一廊两核三带多节点”的创新发展空间格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广东对接全球创新体系的门户。作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腹地,东莞集聚着大批制造企业和工业园区,是创新技术转化的主要场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一大关键是,东莞能否承接广深两地创新资源并将其有效转化,并与广深产生高水平的发展呼应和创新互动,这决定着广深科创走廊的组合效应能否顺利显现。
松山湖作为承载着东莞创新发展两大核心引擎之一,近年来吸引了不少科技创新企业入驻发展。其中,作为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的集中地,松山湖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以下简称“生技基地”)已累计引进生物技术产业项目超过260个,包括东阳光药业总部等龙头企业投产后预计产值超200亿元。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松山湖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目前,在生技基地内,初步显现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生物技术产业链。如医疗器械领域引进了现代牙科、普门科技、安特高科、上海医药、香港无创、(台湾)晋弘科技;医疗保健领域引进了盛元中天、广东健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劲创生物、(台湾)金颖生技、容大生技等企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引进赛尔、麦亘和佰鸿集团;体外诊断领域引进了博奥生物、菲鹏生物、(台湾)亚诺法、理邦仪器、优尼德等企业;生物医药领域引进了东阳光药业、三生制药、红珊瑚和安迪科正电子等企业。
据了解,广东健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09年成为广东省保健品行业协会会员单位,2010年公司启动品牌升级工程,选定Cristina(克里斯蒂娜)作代言。2012年全资收购东莞市力美健保健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被广州市企业无形资产促进会评为创新创业基地分创服务平台,董事长吕宏友受聘为创业导师。同年,西岛品牌被中央电视台《发现品牌》栏目组评选为中国优选品牌。2019年子公司东莞健林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管装维C收银台革命成功营销案例,赢得了由湖南药店联盟和中国药店管理学院颁发的最佳营销创新奖,西岛维生素C咀嚼片荣登2019年度CPMC药店产品品牌。旗下西岛蛋白粉荣登2020年CPMC药店大健康产品品牌誉榜榜单,健林健康旗下拥有西岛、健康在线、淘气龙、全护康等品牌,获得近100个批文,凭借10万级GMP智能生产基地优势,在配方组建、原料甄选、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严格遵循GMP质量要求,企业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行业信誉,并与全国各地数百家连锁药店、超2万家终端门店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被媒体和行业誉为中国优选品牌、中国品牌之星。
为更好的培育和发展东莞生物技术产业,助力企业的发展,基地整合政府、高校、市场及金融等各方资源,逐步建立起政、学、研、产、检、销一体的生物产业链。包括: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医科大学、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院等一批生物技术教学和科研机构;广东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分中心、东莞食品药品检测中心、联捷药物全分析平台、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基地、小动物实验动物模型公共服务平台、松山湖生物医药孵化器、松山湖保健品分析中心、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及生物活性蛋白公共服务平台等9大生物产业公共平台;东莞市产业母基金和松山湖基金小镇的百亿级规模资金支持等金融支持。
面对生物技术产业正在全球掀起的新一轮产业机遇,生技基地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基地将继续瞄准国内外优质生物技术项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参加行业大型活动,提升生技基地的影响力,加强与全国性协会或行业组织对接交流。同时通过制订产业扶持政策、完善产业配套和打通融资渠道等措施,缩短生物技术项目的研发周期、加快产业化步伐,迅速扩大产业规模;打造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产业整体发展,提升产业比重和影响力。
基地还将探索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利用奖励引导、资本金注入、应用示范补助等方式,支持应用示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具有较强公共服务性质的项目,并重点支持一批重大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产业化项目落地、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市生技公司市场化主体的灵活性,通过合作共建、股权直投、基金投资等创新方式支持一批优质生物项目落户。积极尝试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优化投资方式,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及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投资支持。积极推进有条件的生物技术企业挂牌新三板、主板上市等,并推动行业内的并购、重组,优化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