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党员干部需在以学铸魂、实干笃行等多方发力、持之以恒,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于时代考卷上奋笔书写辉煌篇章。
以学铸魂,点亮作风“指明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干部唯有在学习中不断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才能校准作风航向。一方面,深入研读党的理论经典,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智慧结晶中汲取信仰力量,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扎根心底,化作一举一动的自觉遵循;另一方面,广泛涉猎专业知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熟悉经济、科技、社会治理等领域前沿动态,以扎实学识为实干奠基,避免陷入“本领恐慌”的泥淖。如此,干部心中有明灯,前行才有方向,作风才有底蕴。
实干笃行,锻造作风“硬脊梁”。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部身处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要用实干诠释担当。在项目建设一线,争分夺秒推动工程落地,不惧困难协调资源要素,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让蓝图化为实景;在乡村振兴舞台,深入田间地头探寻产业富农路径,走村串户解决民生痛点难点,用双脚丈量土地,把汗水洒在希望田野;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逆行而上,在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中成为群众“主心骨”。一次次真抓实干,铸就干部钢铁脊梁,彰显过硬作风。
从严监督,树牢作风“警戒线”。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才是厚爱。健全监督体系宛如为干部作风套上“紧箍咒”,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内部强化组织监督,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透过工作成效、群众口碑精准洞察干部作风表现,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外部拓宽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广开言路,让干部作为置于公众视野之下,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不良行径零容忍,一经查实严肃惩处。以监督促整改,以问责敲警钟,促使干部时刻警醒,严守作风底线。
激励担当,激发作风“新动能”。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是催生优良作风的“催化剂”。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厘清干事边界,让干部放下顾虑、轻装上阵,敢于在创新探索中“摸着石头过河”;搭建晋升平台,对作风优良、实绩突出的干部重点培养、优先提拔,让有为者有位,形成正向激励闭环;宣扬先进典型,传颂那些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作风过硬的干部故事,让榜样力量引领风尚,激发广大干部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如此,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高涨,作风建设动力源源不断。
持续提升干部作风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久久为功、常抓不懈。要以坚定决心、务实举措深耕作风建设土壤,培育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勇毅前行,在时代考卷上书写高分答案。(陕西佳县组织部 磨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