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不仅是党的根本立场,也是党纪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执“纪”之尺,量身正行,广大党员干部需将党纪学习教育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坚守初心,确保纪律严明“永不掉线”。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理想信念坚如磐石,对党赤胆忠诚,为党和人民事业忘我奉献。
执“纪”如尺,量心正行,坚守初心永不移。 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纪律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也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执“纪”之尺,为党员干部量身正行。广大党员干部需将党纪学习教育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坚守初心,确保纪律严明如同璀璨星辰,永不黯淡。人民至上,是党的根本立场,也是党纪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成效如何,犹如一面镜子,最终映照出的是人民群众满意与否的笑容。
观念为舵,指引方向,科学三观显忠诚。 党的纪律为正确行使权力、防止以权谋私划出了底线、设置了禁区,是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安全防护栏。敬畏纪律、遵守纪律,就能抵御腐蚀、百毒难侵。广大党员干部应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健康的政绩观、清晰的权力观,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深刻理解“权由民授、权为民用”的实质,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必须摒弃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摒弃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转而以更加务实、更加贴近民生的态度,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的体现。
实践为舟,深入基层,倾听民声解民忧。以“事事关心、时时牵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民生工作落地见效。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无论是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民生保障,还是就业、养老、社保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去推进。要依规依纪依法办事,确保每一项民生政策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广大党员干部需深入基层,如同舟行水上,与群众同舟共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巷尾,都是他们倾听群众声音、感受群众冷暖的前沿阵地。俯下身子,迈开步子,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群众的心田。只有这样,广大党员干部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将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为民造福效果。
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刘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