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群众的好口碑为追求,用心用情办好利民之事,用实干实绩赢得掌声与民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如何以“群众口碑”来检验干事成效?这不仅是衡量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标尺,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是干事的核心原则。任何一项工作的成功,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干事的关键所在。在具体操作中,每一个细小的举措都要能落地有声,每一次行动都能为群众带来明显的变化。这种工作成效最终将体现在群众的口口相传之中,成为评判我们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是干事的重要策略。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注重基础建设,为长远发展做好铺垫。这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工作稳步推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工作成效也将得到群众的认可和好评,从而形成良好的群众口碑。
贴民情、问民事、利民心是干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形成良好的群众口碑。(庞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