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障。其中生活纪律是对党员行为更为严格的纪律约束,规定了党员在“八小时”外的日常生活中应当恪守的行为底线,贯彻一生。广大党员干部当修好生活纪律这堂终身“必修课”,真正做到终身将党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保持艰苦奋斗作风,持续焕发强大精神“魔力”。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党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长征路的咽野菜、啃皮带,延安时期的黄土窑洞等,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将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光大。现今,一些党员讲排场、比阔气、搞炫富等,有的甚至为追求奢华生活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纪试法,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的腐化堕落都是从生活作风“闸门”松动萌发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艰苦奋斗的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头过“紧日子”、啃“硬骨头”,扭紧生活作风的“开关”,接好艰苦奋斗“接力棒”,让艰苦奋斗精神终身保持、永放光芒。
带头引领崇高社风,紧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把万能“钥匙”。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履行“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义务。党员不仅在学习、工作上,在社会生活方面也应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都能够严守生活纪律,保持崇高的道德境界,群众就会自然向党看齐,从而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反之,如果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带头搞奢靡享乐、铺张浪费等,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必然败坏党的形象、带坏社风民风,从而失去群众的信任。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搞清楚“可为”与“不可为”,弄明白“应做”与“必做”,塑造一支形象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共同营造和维护社会新风尚。
管好“朋友圈、生活圈、交际圈”,净化自我成长的环境“土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朋友是要交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不能滥交、乱交。事实上,很多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就是从交友不慎开始的。党员干部交友不慎,往往会导致自己突破底线、放弃原则,最终身败名裂、身陷囹圄。“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自觉净化“三圈”,严守党规党纪,坚决抵制各种庸俗腐朽的文化,坚决摒弃以利相交、以势相交、以权相交的庸俗化交往,严防被包围引发“慢性病变”、被腐蚀引发“蜕化变质”。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工作上的“实干家”、 纪律上的“清醒者”。